“一张表”的事,省委为何要开专题会研究?

发表于: 2025年9月19日
精简优化基层报表,是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抓手。

前不久,省委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巩固减负成果、优化基层报表数据工作,要求在巩固“一张表”工作成果基础上,加快推进“一表通”建设。

动真格治“表格”,这场专题会说的是“一张表”的事,擂的是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一记“响鼓”。

“一张表”的加减法

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这是形容基层工作最常见的一句话,可这“针”有时候会被报表缠得动不了。

以前去村里采访,不少干部调侃自己是“表哥”“表姐”,一上班就对着电脑填表格、核数据、报材料,有位村干部说:“孩子问我‘爸爸怎么总在跟电脑说话’,我都没法回答。”

各类统计报表,是制定政策、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,基层干部理解也支持,但“多头填报”“反复填报”“指标繁多”也是看得见的痛点。

今年8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,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。提出“上级部门到地方督查检查考核调研,不得动辄要求见主要负责同志,不得频繁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”“不得随意向基层要数据材料”。

我省制定出台了《关于深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提出30条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,聚焦“减负、增收、提质、拓渠、优考”推动“强双基”,通过减报表、减挂牌、优化考核等切实为基层明责减负、松绑赋能,旨在有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指数。

说到减报表,从试点示范到全省推广,数字经济领风气之先的贵州快步起跑——2024年8月,贵州省村级基础数据“一张表”系统升级后正式上线运行。

村级基础数据“一张表”系统,由省级统筹开展“地毯式”摸底与“蹲点式”排查,全面梳理涉村应用,将分散的数据入口统一整合至“一张表”系统和“网格化平台”,移动端则统一集成于“贵政通”APP,为基层只留一扇便捷的“数据大门”。

改革和减负的成效是看得见的。今年以来,村级“一张表”指标从1569个减少到218个;综合考核指标数量,在2024年已经压减80%的基础上,又进一步压减了20%。

“村干部就该围着地头转,围着老百姓转,而不是围着会议桌转。”铜仁市石阡县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鞠华国的话,也是更多人的心声。

“一体化表格让所有数据得以集中管理,认认真真填一次,基本上清净了。”腾出手脚的鞠华国和同事们,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全面振兴。

“一表通”的新探索

一张表取代近百张表、1569个指标精简为218个、多渠道归为1个平台……今年数博会上,“贵州省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”创新理念和实践模式吸引各方关注。

村级基础数据“一张表”改革全面铺开刚满一年,省委召开专题会,就是为了在巩固“一张表”工作成果基础上,加快推进“一表通”建设。

从“一张表”到“一表通”,是治理理念和思维的升格,这也是我们为收官“十四五”、开局“十五五”打下的另一番干事创业的基础。

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,贵州将抓好村级基础数据“一张表”采集指标动态调整和平台功能优化,促进数据共建共享作为2025年工作要点;今年3月,省统计局印发《贵州省村级基础数据“一张表”数据共享管理制度(试行)》,机制立了起来。

此次专题会上,划下的这几个重点,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。

“一张表”怎么优上加优?专题会要求,坚持目标导向、需求导向,深入开展报表摸底精简,按照国家“一数一源”“只报一次”等要求,稳步扩大乡级试点,强化数据标准建设,优化报表台账准入退出机制,推进“一张表”覆盖层级提升、内容丰富拓展。

数据安全和系统优化何解?专题会要求,抓好省级统一平台建设,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系统联通互通融通,推动“一表采集、一网融合、一库共享”,提升智慧化数字治理能力;加强报表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,抓好数据分级分类管理,守牢数据安全底线。

减负是方法、手段,激励担当作为是目标、方向。今天的贵州,面临着既要赶、又要转、还要改的多重任务,只有将基层干部从“疲于应付”中解脱出来,真正释放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,才能让基层在抓发展、抓民生上跑得更快、行得更稳。

相关推荐